🗣️问诊

问诊 #

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,了解疾病的起始、发展及治疗经过、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,以诊察疾病的方法。其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
问寒热 #

恶寒发热 #

临床表现意义
恶寒重,发热轻,伴头身重,无汗,脉浮紧外感风寒
发热重,恶寒轻,兼口渴,自汗,脉浮数外感风热

寒热往来 #

临床表现意义
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,发无定时少阳证
寒战与壮热交替而作,发有定时疟疾

但寒不热 #

临床表现意义
新病,突然怕冷,脘腹等冷痛剧烈,护按实寒
久病,体弱畏寒,喜按,虚寒

但热不寒 #

临床表现意义
壮热: 高热持续不退,口渴,大汗,脉洪大阳胜则热(实热)
日脯潮热,兼便秘燥结,腹满胀痛,苔黄燥+便秘阳明潮热
骨蒸潮热:午后或入夜发热,伴五心烦热阴虚发热
潮热: 午后热甚,身热不扬湿温潮热
低热: 轻度发热,或仅仅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阴虚内热,或气虚发热

问汗出 #

表证之汗 #

临床表现意义
表证无汗外感风寒
表证有汗外感风热,或营卫不和之表虚

自汗 #

临床表现意义
汗出不止,动后尤甚。常伴神疲乏力气短气虚

盗汗 #

临床表现意义
睡时汗出,醒后则止。伴五心烦热,颧红阴虚

绝汗 #

临床表现意义
大汗淋漓,伴四肢厥冷,脉微欲绝元气欲脱(亡阳)
汗出如油,躁扰烦渴,脉细疾数阴津外泄(亡阴)

战汗 #

临床表现意义
先恶寒战栗,继则汗出邪正相争

问疼痛 #

疼痛的性质特点 #

临床表现意义
胀痛:痛处胀满,或走窜不定气滞
刺痛:痛如针刺,固定不移血瘀
重痛:痛处有沉重感湿邪困阻
灼痛:痛处灼热,得凉痛减热邪
冷痛:痛处寒凉,得热痛减寒邪
绞痛:痛如刀绞实邪闭阻气机(淤血,虫积,结石)
掣痛:抽掣,牵引疼痛筋脉失养,或阻滞不通(多与肝有关)
隐痛:痛势不甚,绵绵不休虚证

疼痛部位 #

头痛 #

临床表现意义
头项痛太阳经
前额痛阳明经
头侧痛少阳经
头顶痛厥阴经

胸痛 #

临床表现意义
胸闷痛而痞满为痰饮,胸胀痛而走窜气滞
胸痛而咯吐脓血为肺痈。胸痛、潮热盗汗,形瘦,痰中带血肺痨
胸痛彻背为胸痹。胸憋闷、痛如刀绞、冷汗淋漓真心痛

腹痛 #

临床表现意义
肚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
脐下为小腹属肾、膀胱、大小肠
小腹两侧为少腹属肝经

腰痛 #

肾之病变(腰为肾之府)

四肢痛 #

风寒湿痹症,或脾胃虚损

脘痛 #

见于寒邪客胃,食滞胃脘,肝气犯胃

胁痛 #

肝胆病变

问口渴与饮水 #

临床表现意义
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
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
渴喜热饮,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,水人即吐,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、水津不能上承之证
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性热病,多属热人营血
口干,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
大渴引饮,小便量多消渴

问食欲与食量变化 #

临床表现意义
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的病证
消谷善饥胃火炽盛
饥不欲食因胃阴不足
易饥多食,但大便溏泻胃强脾弱
有嗜食生米,泥土等异物,尤多见于小儿虫积(异食癖)
久病之人,本不能食,但突然反而暴食,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,也是回光返照

问口味异常 #

临床表现意义
口苦多见于热证,特别是常见于肝胆实热的病变
口甜而腻多属脾胃湿热
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
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
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

问大小便异常 #

大便异常 #

参见望诊大便

临床表现意义
大便先干后溏脾胃虚弱
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、肝脾不和
水粪夹杂,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脾肾阳虚、寒湿内盛
泻下黄糜大肠湿热
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,酸腐臭秽伤食积滞
大便滑脱不禁,肛门有下坠感甚或脱肛脾虚下陷的久泄
里急后重痢疾
大便溏泄不爽肝失疏泄的表现
便色黑如柏油而大便反易瘀血

小便异常 #

参见望诊小便

临床表现意义
量多而色清的下焦虚寒,肾气不固,膀胱失约
尿失禁:尿后余沥不尽,或不能控制的尿滴沥肾气不固
小便数而大便硬脾约病
小便时尿道疼痛,并伴急迫、灼热湿热下注的淋证
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,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癃闭

问睡眠 #

失眠 #

临床表现意义
失眠,伴五心烦热,潮热盗汗,腰膝酸软心肾不交
睡后易醒,伴心悸,食少乏力,面白舌淡心脾两虚
睡后时时惊醒,伴眩晕,胸闷脘痞胆郁痰扰
失眠,伴脘腹胀闷,吸气酸腐,苔厚腻(胃不和则卧不安)饮食积滞

嗜睡 #

临床表现意义
神志朦胧,精神萎靡,伴腰酸膝冷心肾阳虚
饭后困倦欲眠,伴食少腹胀便溏脾气虚
困倦欲睡,伴头重如裹,四肢困重,胸脘痞闷,苔腻痰湿困脾

问耳鸣、耳聋、头晕、目眩 #

耳鸣 #

临床表现意义
暴起,耳鸣声大如潮水属实证,多由肝胆火盛所致
渐发,声音细小如蝉鸣属虚证,多因肾精不足所致

耳聋 #

临床表现意义
新病,突发的耳聋多为实证
久病,渐聋多为虚证

头晕 #

临床表现意义
患者自觉视物昏花旋转常见风火上扰,邪犯清窍,气血不足,肾精不足,痰浊中阻等证型

目眩 #

临床表现意义
指视物昏花迷乱,或飞蚊症多因肝肾亏损,肝阳上亢,肝血不足

问月经、带下 #

月经 #

经期 #

临床表现意义
月经先期邪热迫血妄行,或气虚不能摄血,属于肝郁或瘀血也较多见
月经后期寒凝气滞,血不畅行,或血少,任脉不充,也常见于痰阻或气滞血瘀
经期错乱,或前或后,经行无定期肝气郁滞,或脾肾虚损,或瘀血积滞

经量 #

临床表现意义
月经过多血热、冲任受损,或气虚不能摄血
月经过少血虚生化不足,或寒凝、血瘀、痰湿阻滞
闭经生化不足,气虚血少,或血瘀不通,或血寒凝滞

色质 #

临床表现意义
经色淡红质稀血少不荣,属虚证
经色深红质稠血热内炽,为实证
色紫暗有块寒凝血滞
暗红有块血瘀

行经腹痛 #

临床表现意义
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者气滞血瘀
小腹冷痛、遇暖则缓者寒凝
行经或经后小腹隐痛、腰酸痛气血亏虚,胞脉失养

带下 #

临床表现意义
色白、清稀如涕脾虚湿注
带下色黄,黏稠臭秽,或伴有外阴瘙痒疼痛湿热下注
带下色赤、淋沥不断、微有臭味肝经郁热
带下晦暗、质稀薄而多、腰腹酸冷肾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