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艾附暖宫丸】

艾附暖宫丸 #

【功能】 #

理气养血 暖宫调经

【主治】 #

血虚气滞、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、痛经,症见行经后错、经量少、有血块、小腹疼痛、经行小腹冷痛喜热、腰膝酸痛。

【注意事项】 #

孕妇禁用。热证、实热证者慎用。

【药物组成】 #

方剂配伍药物
当归、醋香附
地黄白芍(酒炒)、川芎、炙黄芪
艾叶 (炭)、制吴茱萸肉桂续断

【参考方剂】 #

👉📝📕 【艾附暖宫丸】 #

《仁斋直指方论》

【组成】 艾叶 大叶者,去枝梗,三两(9g)香附去毛,俱要合时采者,用醋五升,以瓦罐煮一昼夜,捣烂为饼,慢火焙干,六两(12g)吴茱萸去枝梗川芎雀胎者 白芍用酒炒 黄芪取黄色、白色软者,各二两(各 6g)川椒酒洗,三两(9g)续断去芦,一两五钱(5g)生地黄生用,酒洗,焙干,一两(3g)官桂五钱(5g)

【用法】 上为细末,上好米醋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(5g),食前淡醋汤送下。

【功用】 温经暖宫,养血活血。

【主治】 妇人子宫虚冷,带下白淫,面色黄,四肢痛,倦怠无力,饮食减少,经脉不调,肚腹时痛,久无子息。

【鉴别】 《金匮要略》温经汤、《妇人大全良方》温经汤与艾附暖宫丸皆有温经散寒、祛瘀养血之功,治疗血海虚寒瘀血阻滞之证。然《金匮要略》温经汤配伍吴茱萸生姜阿胶麦冬白芍等,以温经、养血之功见长;而《妇人大全良方》温经汤,则配以莪术牛膝,故以活血祛瘀止痛之效为强;艾附暖宫丸配伍艾叶香附吴茱萸、川椒等,重在温经暖宫。

【方论选录】 药用温经汤者,其证因半产之虚而积冷气结,血乃瘀而不去。故以调血,吴萸桂枝温其血分之气而行其瘀。肺为气主,麦冬阿胶以补其本。以统血,以补其虚,丹皮以去标热。然下利已久,脾气有伤,故以正脾气。名曰温经汤,治其本也。唯温经,故凡血分虚寒而不调者,皆主之。(徐彬《金匮要略论注》卷二十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