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四逆汤】

四逆汤 #

【功能】】 #

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

【主治】 #

阳虚欲脱,冷汗自出,四肢厥逆,下利清谷,脉微欲绝。

【注意事项】 #

  1. 附子,孕妇禁用。
  2. 湿热、阴虚、实热所致腹痛、泄泻者忌用。

【药物组成】 #

方剂配伍药物
淡附片
干姜
佐使甘草

【参考方剂】 #

👉📝📕 【四逆汤】 #

《伤寒论》

【组成】甘草炙,二两(6g)干姜一两半(6g)附子生用,去皮,破八片,一枚(1Sg)

【用法】上三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再服。强人可大附子一枚,干姜三两(现代用法:水煎服)

【功用】回阳救逆。

【主治】少阴病,心肾阳衰寒厥证。四肢厥逆,恶寒蜷卧,神衰欲寐,面色苍白腹痛下利,呕吐不渴,舌苔白滑,脉微细。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者。

【证治机理】本证系由少阴心肾阳衰,阴寒内盛所致;亦可太阳病误汗亡阳所为。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,则四肢厥逆恶寒蜷卧;无力鼓动血行,则脉细。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《素问生气通天论》若心阳衰微,神失所养,则神衰欲寐;肾阳衰微,不能暖牌,升降失调,则腹痛吐利;面色苍白,口中不渴,舌苔白滑,亦为阴寒内盛之象。此阳衰寒盛之证,法当回阳破阴救逆。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,不足以破阴寒,回阳气,救厥逆。

【方解】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,入心、脾、肾经,温壮心肾之阳,回阳破阴以救逆,为君药,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。臣以辛热之干姜,入心、牌、肺经,既与附子相须为用,以增温里回阳之力;又温中散寒,助阳通脉。炙甘草一者益气补中,与姜、附温补结合,治金寒之本;二者甘缓姜、附峻烈之性,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;三者调和药性,并药力持久,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。三药合用,药少力专面效捷,大辛大热,使阳复回,故名四逆汤

【配伍特点】大辛大热以速挽元阳,少佐甘缓防虚阳复耗。
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少阴心肾阳衰寒厥证之基础方。以四肢厥逆,神衰欲寐,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。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,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。本方纯用辛热之品,中病手足温和即止,不可久服。真热假寒者禁用。

参见【四逆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