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左归丸]

左归丸 #

【功能】 #

滋肾补阴

【主治】 #

真阴不足,腰酸膝软,盗汗遗精,神疲口燥。

【注意事项】 #

肾阳亏虚、命门火衰、阳虚腰痛者,外感寒湿、跌扑外伤、气滞血瘀腰痛者及孕妇慎用

【药物组成】 #

方剂配伍药物
熟地黄
龟甲胶、鹿角胶、枸杞子菟丝子
山茱萸山药
使牛膝

【参考方剂】 #

👉📝📕 【左归丸】 #

《景岳全书》

【组成】大怀熟地八两(24g)山药炒,四两(12g)枸杞四两(12g)山茱萸四两(12g)牛膝酒洗,蒸熟,三两(9g),滑精者不用菟丝子制,四两(12g) 鹿胶敲碎,炒珠,四两(12g)龟胶切碎,炒珠,四两(12g),无火者不必用

【用法】上先将熟地蒸烂,杵膏,加炼蜜丸桐子大。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(现代用法:蜜丸,每服 9g,日 2~3 次;亦可作汤剂,水煎服)

【功用】滋阴补肾,填精益髓。

【主治】真阴不足证。头晕目眩,腰酸腿软,遗精滑泄,自汗盗汗,口燥舌干,舌红少苔脉细

【证治机理】真阴不足,肾精亏虚,不能主骨而腰酸腿软;不能生髓,则髓海空虚而头目眩晕;肾精亏虚,且失于封藏,故遗精滑泄,自汗盗汗。口燥舌干、舌光少苔脉细等,皆为阴精不足之象。治宜补肾滋阴,填精益髓。

【方解】方中重用大熟地滋肾阴,益精髓,以补真阴之不足,为君药。用山茱萸补养肝肾固秘精气;山药补脾益阴,滋肾固精;龟板胶滋阴补髓;鹿角胶补益精血,温壮肾阳,配补阴方中,而有阳中求阴之义,皆为臣药。枸杞子补肝肾,益精血;菟丝子补肝肾,助精髓;川牛膝益肝肾,强筋骨,俱为佐药。【左归丸】是张介宾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。他认为 补阴不利水,利水不补阴,而补阴之法不宜渗。 遂去泽泻茯苓、丹皮,加入枸杞子、龟板胶、牛膝以增滋补肝肾之力。更加人鹿角胶、菟丝子温润之品补阳益阴,阳中求阴,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阴者,必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是方虽用三补,但去三泻而为纯补真阴不足之剂,亦可令后学者领悟填补肾精与纯补真阴两法中之“补”与“泻”配伍同中有异之妙。

【配伍特点】纯甘补阴,纯补无泻,阳中求阴。

【运用】本方为治疗真阴不足证之常用方。以头晕目眩,腰酸腿软,舌光少苔脉细为辨证要点。

附方

👉📝📕 【左归饮】 #

《景岳全书》

【组成】熟地二三钱,或加至一二两(9-30g)山药 枸杞子各二钱(各 6g)甘草一钱(3g)茯苓一钱半(4.5g)山茱萸二钱(3~6g),畏酸者少用之

【用法】水二盅,煎至七分,食远服。

【功用】补益肾阴。

【主治】真阴不足证。症见腰酸遗泄,盗汗,口燥咽干,口渴欲饮,舌尖红脉细数。

【鉴别】左归饮与左归丸均为纯补之剂,同治肾阴不足之证。然左归饮以纯甘壮水之品补益肝肾,适用于真阴不足之证;左归丸则在滋阴之中又配以血肉有情之味及助阳之品,用于肾阴亏损较重者。

【方论选录】左归宗钱仲阳六味丸,减去丹皮者,以丹皮过于动汗,阴虚必多自汗盗汗也;减去茯苓泽泻者,意在峻补,不宜于淡渗也。方用熟地之补肾为君;山药之补脾,山茱萸之补肝为臣;配以枸杞补精,川膝补血,菟丝补肾中之气,鹿胶、龟胶补督任之元。虽曰左归,其实三阴并补,水火交济之方也。(徐镛《医学举要》卷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