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脉饮 #
【功能】 #
益气复脉 养阴生津
【主治】 #
气阴两亏,心悸气短,脉微自汗
【注意事项】 #
里实证及表证未解者慎用
【药物组成】 #
方剂配伍 | 药物 |
---|---|
君 | 红参 |
臣 | 麦冬 |
佐 | 五味子 |
【参考方剂】 #
👉📝📕 【生脉散】 #
《医学启源》
【组成】麦冬(9g)五味子(6g)人参(9g)(原著本方无用量)
【用法】水煎服。
【功用】益气生津,敛阴止汗。
【主治】 1.温热、暑热,耗气伤证。汗多神疲,体倦乏力,气短懒言,咽干口渴,舌干红少苔,脉虚数。 2.久咳伤肺,气阴两虚证。干咳少痰,短气自汗,口干舌燥,脉虚细。
【证治机理】本证为感受暑热之邪,或温热病后期,伤气耗津所致。温、暑之邪均为热邪,感之则腠理开泄,大汗伤阴,而气随汗泄,导致气阴两伤,故汗多、倦、气短、懒言、咽干、脉虚。若咳嗽日久,则肺气、肺阴渐耗,亦致气阴两伤,肺阴匮乏则干咳少痰,余皆为气虚阴伤之象。其病虽不一,但气阴两伤之病机相同,皆治宜益气生津、敛阴止汗之法。
【方解】方中人参甘温,既大补肺脾之气,又生津液,用为君药。麦冬甘寒,养阴清热,润肺生津,与人参相合,则气阴双补,为臣药。五味子酸敛,既敛阴止汗,又能收敛耗散之肺气而止咳,为佐药。三药相合,一补一润一敛,既补气阴之虚,又敛气阴之散,使气复津生,汗止阴存,脉气得充,则可复生,故名生脉
。人有将死脉绝者,服此能复生之,其功甚大
。《医方集解》
【配伍特点】甘温甘寒佐酸收,补敛气阴以复脉。
【运用】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。以气短乏力,咽干口渴,舌干红,脉虚数为辨证要点。
【方论选录】此手太阴、少阴药也。肺主气,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,虚故脉绝短气也。人参甘温,大补肺气为君;麦冬止汗,润肺滋水,清心泻热为臣;五味酸温,敛肺生津,收耗散之气为佐。盖心主脉,肺朝百脉,补肺清心,则气充而脉复,故曰生脉也。夏月炎暑,火旺克金,当以保肺为主,清晨服此,能益气而祛暑也。汪昂《医方集解·清暑之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