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合剂 #
【功能】 #
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
【主治】 #
感冒风寒表虚证,症见头痛发热、汗出恶风、鼻塞干呕。
【注意事项】 #
表实无汗或温病内热口渴者慎用。
【药物组成】 #
方剂配伍 | 药物 |
---|---|
君 | 桂枝 |
臣 | 白芍 |
佐 | 生姜、大枣 |
佐使 | 甘草 |
【参考方剂】 #
👉📝📕 【桂枝汤】 #
《伤寒论》
【组成】 桂枝去皮,三两(9g)芍药三两(9g)甘草炙,二两(6g)生姜切,三两(9g)大枣擘,十二枚(6g)
【用法】 上五味,㕮咀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适寒温,服一升。服已须臾,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温覆令一时许,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若一服汗出病瘥,停后服,不必尽剂;若不汗,更服如前法;又不汗,后服小促其间,半日许,令三服尽。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时观之,服一剂尽,病证犹在者,更作服;若汗不出,乃服至二三剂。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恶等物现代用法:水煎服,温覆取微汗。
【功用】 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。
【主治】 外感风寒表虚证。恶风发热,汗出头痛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。
【证治机理】
本证因外感风寒,营卫不和所致。《伤寒论》谓其 太阳中风
营弱卫强
。卫强
是指卫中邪气盛;营弱
是指营中阴气弱。中风者,乃外受风寒,但以风邪为主。风邪外感,风性疏泄,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,不能固护营阴,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,故恶风、发热、汗出;肺合皮毛,其经脉还循胃口,邪气袭表,肺胃失和,肺系不利,胃失和降,则鼻鸣干呕;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,俱为风邪袭表之征。法当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,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。
【方解】
方中桂枝辛温,助卫阳,通经络,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寒,为君药
。芍药酸甘而凉,益阴敛营,敛固外泄之营阴,为臣药
。桂枝、芍药等量配伍,既营卫同治,邪正兼顾,相辅相成;又散中有收,汗中寓补,相反相成。生姜辛温,助桂枝散表邪,兼和胃止呕;大枣甘平,协芍药补营阴,兼健脾益气。生姜、大枣相配,补脾和胃,化气生津,益营助卫,共为佐药
。炙甘草调和药性,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,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,功兼佐使
之用。药虽五味,但配伍严谨,发中有补,散中有收,营卫同治,邪正兼顾,阴阳并调。
【配伍特点】辛散与酸收相配,散中有收,汗不伤正;助阳与益阴同用,阴阳兼顾,营卫并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