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 #
别名
川军
、生军
、锦纹
、将军
【性味归经】 #
【功效】 #
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解毒止血 活血祛瘀
【主治】 #
- 大便秘结,胃肠积滞,湿热泻痢初起。
- 火热上攻目赤、咽喉肿痛、 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。
- 热毒疮肿,水火烫伤。
- 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咯血、便血。
- 瘀血经闭,产后瘀阻腹痛, 癥瘕积聚,跌打损伤。
- 湿热黄疸,淋证涩痛。
【其他】 #
素有将军
之称。
【配伍】 #
药物 | 意义 | 例举 |
---|---|---|
大黄配芒硝 | 治实热积滞、大便燥结、坚硬难下效佳 | 大承气汤 |
大黄配巴豆、干姜 | 巴豆得大黄,泻下之力变缓和而持久。大黄得巴豆,寒性可去;再加温中散寒之干姜,以助散寒之力。故善治寒积便秘 |
【来源】 #
蓼科植物掌叶大黄、唐古特大黄、药用大黄的干燥根与根茎。
【产地】 #
掌叶大黄
: 产于甘肃、青海等省区,多为栽培。
唐古特大黄
: 青海、甘肃等省区,野生或栽培。
药用大黄
:四川、贵州等省,栽培或野生。
【采收加工】 #
需刮去外皮(忌用铁器)。
【性状鉴别】 #
药材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,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
星点
(异形维管束)散在;根茎髓部宽广,有星点
环列或散在。根形成层环明显,具放射状纹理,无星点
;气清香,味苦而微涩,嚼之粘牙,有沙粒感。
掌叶大黄
唐古特大黄
药用大黄
【显微鉴别】 #
草酸钙簇晶大而多,大黄粉末微量升华,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。
【指标成分】 #
芦荟大黄素、大黄酸、大黄素、大黄酚、大黄素甲醚 - 总蒽醌和游离蒽醌。
【药理作用】 #
泻下(二蒽酮苷中的
番泻苷
泻下作用最强) 抗菌(大黄酸
、大黄素
) 抗炎 止血(大黄酚
、儿茶素
和没食子酸
)
【药物代谢】 #
番泻苷代谢产物大黄酸蒽酮的泻下作用最强。番泻苷口服给药泻下作用显著,静脉注射给药无泻下作用。
【炮制方法】 #
炮制品 | 炮制作用 |
---|---|
生大黄 | 泻下作用峻烈,攻积导滞、泻火解毒,主要用于实热便秘、高热、血热出血、湿热黄疸、血瘀闭经、外治烫伤 |
酒大黄 | 泻下作用稍缓,引药上行,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|
熟大黄(清蒸或酒炖) | 泻下作用缓和,减轻腹痛副作用,增强活血祛瘀 |
大黄炭 | 泻下作用极弱,凉血化瘀止血 |
醋大黄 | 以消积化瘀为主,用于食积痞满、癥瘕积聚 |
清宁片 (由酒和蜜制成) | 缓泻不伤气,逐瘀不败正之功,用于年老体虚及久病患者 |
现代研究:熟大黄结合型蒽醌减少。炒炭后,其结合型大黄酸被大量破坏,番泻苷已不存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