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母 #
【性味归经】 #
【功效】 #
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
【主治】 #
- 热病壮热烦渴。
- 肺热咳嗽,燥热咳嗽,阴虚劳嗽。
- 阴虚火旺,潮热盗汗。
- 内热消渴,阴虚肠燥便秘。
【其他】 #
- 上清肺热而泻火,中清胃热而除烦渴,下滋肾阴而润燥滑肠、退虚热。
- 实火、虚热皆宜, 高热或燥热津伤及阴虚 发热者用之尤佳。
【配伍】 #
药物 | 意义 | 例举 |
---|---|---|
知母配黄柏 | 治阴虚火旺效佳 | 知柏地黄丸 |
知母配川贝母 | 善治阴虚劳嗽、燥热咳嗽 | 二母宁嗽丸 |
【来源】 #
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。
【采收加工】 #
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残基及须根,晒干,习称
毛知母
; 或除去外皮,晒干,习称知母肉
(光知母)。
【性状鉴别】 #
呈长条状,微弯曲,略扁。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,习称
金包头
。表面黄棕色至棕色,上面有一凹沟,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,节上密生黄棕色残存叶基,质硬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。气微,味微甜、略苦,嚼之带黏性。
【指标成分】 #
知母皂苷 BⅡ-甾体皂苷;芒果苷-黄酮苷。
【药理作用】 #
解热、抗炎、抑制交感神经-β 受体功能、降血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