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 #
别名
川连
、雅连
、云连
、味连
、鸡爪连
【性味归经】 #
【功效】 #
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
【主治】 #
- 湿热痞满呕吐、泻痢、黄疸。
- 热病高热、烦躁、神昏,内热心烦不寐,胃火牙痛、口舌生疮。
- 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。
- 血热妄行吐衄,痈疽肿毒,目赤肿痛,耳道疖肿,湿热疮疹。
【其他】 #
- 与黄芩相比,其清热燥湿力较强,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胃脾,最善清心胃之火,除中焦湿热。
- 治湿热火毒之要药。
【配伍】 #
药物 | 意义 | 例举 |
---|---|---|
黄连配木香 | 治湿热泻痢腹痛、里急后重者 | 香连丸 |
黄连配吴茱萸 | 治肝火犯胃、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| 左金丸 |
黄连配半夏、瓜蒌 | 既泻火化痰,又消散痞结,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| 小陷胸汤 |
【来源】 #
毛茛科植物黄连、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。以上三种分别称
味连
、雅连
、云连
。
【产地】 #
四川(道地药材)。
云连
主产于云南。
【性状鉴别】 #
味连
:形如鸡爪,多分枝,常弯曲。部分节间平滑如茎秆,习称过桥
,味极苦。
雅连
:多为单枝,略呈圆柱形,微弯曲,过桥
较长。顶端有少许残茎。
云连
:弯曲如钩状,多为单枝,较细小。
黄连片: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,具有放射状纹理。
【显微鉴别】 #
中柱鞘纤维束鲜黄色,纤维壁稍厚,纺锤形或梭形,纹孔明显。石细胞类方形、类圆形、类长方形或近多角形,黄色,壁厚,壁孔明显。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,细胞长方形或长多角形,壁微波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。
【指标成分】 #
小檗碱-原小檗碱型异喹啉类生物碱(季铵碱)。
【药理作用】 #
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毒素、抗腹泻、解热、抗炎、降血糖。
【炮制方法】 #
炙法(酒黄连、姜黄连、吴茱萸制黄连)
炮制品 | 炮制作用 |
---|---|
生黄连 | 生用苦寒性强,长于泻火解毒,清热燥湿 |
酒黄连 | 引药上行,缓和寒性,善清头目之火 |
姜黄连 | 缓和苦寒之性,止呕增强 |
萸黄连 (吴茱萸制) | 抑制苦寒之性,使黄连寒而不滞,清气分湿热,散肝胆郁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