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乌 #
【性味归经】 #
【功效】 #
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
【主治】 #
- 风寒湿痹,寒湿头痛。
- 心腹冷痛,寒疝腹痛。
- 局部麻醉(外用)。
【其他】 #
- 凡风寒湿或寒湿所致诸痛皆可投用。
- 寒痹、顽痹痛重者尤佳。
- 能麻醉止痛,用于局麻。
- 用量:煎汤 1.5~3g
【来源】 #
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。
【产地】 #
四川
【性状鉴别】 #
药材: 呈不规则的圆锥形,稍弯曲,顶端常有残茎,中部多向一侧膨大。表面皱缩,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;
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,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。味辛辣而麻舌,有大毒。
制川乌: 为不规则圆形或长三角形的片。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。体轻,质脆,断面有光泽。气微,微有麻舌感。
【指标成分】 #
乌头碱、次乌头碱、新乌头碱-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类(有毒性)。
【药理作用】 #
镇痛、消炎、免疫抑制、降压及强心。
【炮制方法】 #
煮法
炮制品 | 炮制作用 |
---|---|
生品 | 有大毒,多外用于风冷牙痛、疥癣、痈肿。 |
制川乌(水煮) | 毒性降低,可内服(双酯型生物碱水解)用于风寒湿痹、肢体疼痛、麻木不仁、心腹冷痛、疝痛、跌打肿痛。 炮制原理:川乌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;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,水解成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,乌头原碱类几乎无毒性。但其镇痛、抗炎作用仍然很明显,但若炮制太过,水解完全,则药效降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