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芪】

黄芪 #

【性味归经】 #

微温

【功效】 #

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消肿

【主治】 #

  1. 脾胃气虚,脾肺气虚,中气下陷,气不摄血,气虚发热。
  2. 自汗,盗汗。
  3. 气血不足所致疮痈不溃或溃久不敛。
  4. 气虚水肿,小便不利。
  5. 气血双亏,血虚萎黄,血痹肢麻,半身不遂,消渴。

【其他】 #

补气升阳蜜炙用,其他生用。

【配伍】 #

药物意义例举
黄芪配柴胡升麻补中益气、升阳举陷,治中气下陷诸证所常用补中益气丸

【来源】 #

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。

【产地】 #

主产于内蒙古。

【性状鉴别】 #

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,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。

alt

断面纤维性强,并显粉性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(金井玉栏),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(菊花心)。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气微,味微甜,嚼之有豆腥味。

alt

【显微鉴别】 #

纤维成束或散离,壁厚,表面有纵裂纹,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,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。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,具缘纹孔排列紧密。木栓细胞表面观为类多角形或类方形,垂周壁薄,有的呈细波状弯曲。

【指标成分】 #

黄芪甲苷-四环三萜皂苷;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-异黄酮

【药理作用】 #

增强免疫功能,强心,扩张外周血管、冠状血管及肾血管,改善微循环,抑制血小板聚集。

【炮制方法】 #

蜜炙法(炙黄芪)

炮制品炮制作用
生品益卫固表,托毒生肌,利尿退肿
蜜炙甘温偏润,长于益气补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