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温解表药

📂📝

【麻黄】
麻黄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微苦 温 肺 膀胱 【功效】 #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实无汗证。 肺气不宣咳喘证。 水肿兼有表证者。 【其他】 # 发散力强,平喘力好。 治风寒表实无汗,兼咳喘者最宜。 善治风水水肿,以及痹痛与阴疽。 【配伍】 # 药物 意义 例举 麻黄配桂枝 善治风寒表实无汗证 表实感冒颗粒 麻黄配苦杏仁 治喘咳气逆,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通宣理肺丸 麻黄配石膏 清肺平喘,兼透表热,治肺热咳喘效佳 止嗽定喘口服液 【来源】 #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、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。
【桂枝】
桂枝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甘 温 心 肺 膀胱 【功效】 #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虚有汗,风寒表实无汗。 风寒湿痹,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经闭及癥瘕。 胸痹作痛,阳虚心悸。 虚寒腹痛。 阳虚水肿,痰饮症。 【其他】 # 既走表,又走里。 发汗力虽不如麻黄,但长于助阳、温通经脉。 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, 无论有汗无汗皆宜。 【禁忌】 # 桂枝辛温助热,易伤阴动血,凡外感热病、阴虚火旺、血热妄行等症,均当忌用。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。
【香薷】
香薷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微温 肺 胃 脾 【功效】 #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 【主治】 # 夏季乘凉饮冷、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。 水肿,小便不利。 【其他】 # 外能发汗解表,内能化湿和中。 夏日多用,故又称夏月麻黄。 可代替麻黄以发表、宣肺、利水而消肿。 【来源】 #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,其栽培型称江香薷,野生型习称青香薷。
【紫苏】
紫苏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温 肺 脾 胃 【功效】 #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 【主治】 # 风寒感冒,咳嗽胸闷。 脾胃气滞证。 气滞胎动证。 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。 【其他】 # 发汗不如麻黄、桂枝,长于理气、安胎、解毒。 风寒感冒兼气滞,以及气滞 胎动不安者用之最宜。 【来源】 #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(或带嫩枝)。
【生姜】
生姜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微温 肺 脾 胃 【功效】 #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证。 胃寒呕吐。 风寒客肺的咳嗽。 解鱼蟹、半夏及天南星毒。 【其他】 # 药食兼用,走而不守, 既散表寒,又散里寒。 散风寒解表力缓,风寒感冒轻症多用。 善温中止呕,素有呕家圣药之美誉,胃寒呕吐者用之最宜。
【荆芥】
荆芥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微温 肺 肝 【功效】 # 散风解表 透疹止痒 止血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证,风热表证。 麻疹透发不畅,风疹瘙痒。 疮疡初起有表证者。 (荆芥炭)衄血,吐血,便血,崩漏等证。 【其他】 # 生用长于发散,为发表散风通用药。 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。 炒炭收敛止血,治崩漏。 【来源】 #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【防风】
防风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甘 微温 膀胱 肝 脾 【功效】 #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解痉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证,风热表证,表证夹湿。 风寒湿痹,风湿疹痒。 破伤风,小儿惊风。 【其他】 # 为治风通用药。散外风、息内风皆宜,治风寒、风热及表证夹湿皆可, 风寒湿三邪客体用之最宜。 【来源】 #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。
【西河柳】
西河柳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甘 平 肺 胃 心 肝 【功效】 # 发表透疹 祛风除湿 【主治】 # 麻疹透发不畅,风疹瘙痒 风湿痹痛 【其他】 # 治麻疹不透与风疹瘙痒所常用 【来源】 # 为柽柳科植物柽柳的干细嫩枝叶。
【羌活】
羌活 # 别名川羌活、西羌活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苦 温 膀胱 肾 【功效】 #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证,表证夹湿,太阳头痛。 风寒湿痹。 【其他】 # 主表、主上,散在表之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,力较强。 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疼痛及颈项痛,特别是肩背肢节疼痛。 【来源】 # 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。
【藁本】
藁本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温 膀胱 肝 【功效】 # 发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证,表证夹湿,颠顶头痛。 风寒湿痹。 【其他】 # 功似羌活,善治表证夹湿、风寒湿痹与颠顶头痛,兼治寒湿腹痛,腹泻。 【来源】 # 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。
【细辛】
细辛 # 别名北细辛、辽细辛、小辛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温 有小毒 心 肺 肾 【功效】 # 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温肺化饮 【主治】 # 风寒表证(尤宜鼻塞、头痛、肢体疼痛较甚者),阳虚外感。 鼻渊头痛。头风头痛,牙痛,风寒湿痹痛。 寒饮咳嗽。 【其他】 # 治风寒、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。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, 最宜少阴头痛、鼻渊与牙痛。 用量:汤剂 1~3g,粉末 0.
【白芷】
白芷 # 别名杭白芷、香白芷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温 肺 胃 【功效】 # 发散风寒 通窍止痛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【主治】 # 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。 阳明头痛,眉棱骨痛,鼻渊头痛,牙痛。 风寒湿痹,寒湿带下。 疮疡肿毒。 【其他】 # 药力较强,风寒、风寒夹湿,寒湿所致诸证皆宜。 尤善治眉棱骨痛、阳明头痛、风寒鼻塞或鼻渊头痛。 【来源】 # 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。
【苍耳子】
苍耳子 #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苦 温 有小毒 肺 【功效】 # 除湿止痛 止痒 散风寒 通鼻窍 【主治】 # 鼻渊头痛,风寒头痛,表证夹湿。 风湿痹痛,风湿疹痒,疥癣。 【其他】 # 最善治外感或鼻渊流涕、风湿瘙痒。 【来源】 # 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。
【辛夷】
辛夷 # 别名木笔花、辛夷花、毛辛夷 【性味归经】 # 辛 温 肺 胃 【功效】 # 通鼻窍 散风寒 【主治】 # 鼻渊头痛,风寒头痛,鼻塞。 【其他】 # 包煎 【来源】 # 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、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