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络 #
✅ 经络系统 #
👉 十二经脉 #
正经: 十二条 称十二经脉
手太阴肺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 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太阳膀胱经
👉 奇经八脉 #
奇经:共有八条
即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阴脉、阳跷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,合称奇经八脉
特点
- 与五脏六腑没有络属关系。
- 奇经八脉间没有表里关系。
作用
- 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。
-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。
- 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功能的调节。
名称 | 作用 |
---|---|
督脉 | 调节阳经气血,故称 阳脉之海 与脑、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|
任脉 | 调节阴经气血,故称 阴脉之海 主持任养胞胎 |
冲脉 | 调节十二经气血,故称 十二经脉之海 冲为血海,促进生殖,与月经密切联系 |
带脉 | 约束纵行诸经 主司妇女带下 |
经别: 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,又称十二经别
👉 络脉 #
络脉: 经脉的分支,分为别络、浮络和孙络
连属部分 经筋、皮部
部位 | 阴经(属脏) | 阳经(属腑) | 阴经在内,阳经在外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手 | 太阴肺经 | 阳明大肠经 | 上肢 | 前缘 |
厥阴心包经 | 少阳三焦经 | 中线 | ||
少阴心经 | 太阳小肠经 | 后缘 | ||
足 | 太阴脾经 | 阳明胃经 | 下肢 | 前缘 |
厥阴肝经 | 少阳胆经 | 中线 | ||
少阴肾经 | 太阳膀胱经 | 后缘 |
👉 分布规律 #
四肢部位 #
阴经在内,阳经在外。
阳经从前到后依次是:阳明 少阳 太阳。
阴经从前到后依次是:太阴 厥阴 少阴(内踝尖上 8 寸以下特殊)。
头面部位 #
- 阳明经行于面部、额部。
- 少阳经行于头侧部。
- 太阳经行于面颊、头顶、头后部。
躯干部位 #
- 手三阳行于肩胛,手三阴走腋下。
- 足三阳 足阳明行于前(胸腹),足太阳行于后(后背),足少阳行于侧面。
- 行于腹面的由内向外依次是,足少阴肾经,足阳明胃经,足太阴脾经,足厥阴肝经。